第52章 金兰之交(2/3)

了,心下了然定是这几人救了病重的自己,忙起身想要拜谢,被杜公子上前一步拦住,扶着他半卧回榻上。

“这位兄台可是要去京城殿试的?小弟姓杜,单名一个平字,有幸与兄台相识。”

杜平做了自荐,满脸期待的望着病榻上的人。

病书生见杜平不错眼的盯着他瞧,面上竟现出尴尬之色,轻声回道:“钟馗……字正南,终南山人。”

杜平闻听钟馗的介绍,惊喜道:“原来正南兄也是终南山人,真是太巧了!你我同乡,又同是进京赶考的学生,果真如弥生师父所说,你我有缘相识啊!”

钟馗听了杜平的话,心中腾起一丝暖意,这杜平自始至终都不曾表露出厌烦他相貌的意思,自己是何其有幸,能结识这样一位朋友。钟馗面带笑意的点点头,以示很高兴能与杜平相识。

荒凉的觉生寺却有着难得的清净,钟馗的寒症一时不能痊愈,只能暂停在此处休整。杜平却因为遇见了同乡同学,想彼此能做个伴儿,所以也留了下来,每日里与钟馗一道谈文颂典,倒也十分快意。

这杜平家境殷实,眉目周正,反观钟馗却是一介布衣,相貌粗陋,两者站在一起,简直对比鲜明。

可杜平并不在乎,反而十分热情,将钟馗在觉生寺的吃度竭尽包揽了,害的钟馗极是难为情,所谓吃人家的嘴软,可自己又拿不出什么来,好在这杜平的学识略薄弱些,钟馗只好潜移默化的帮他补习一些功课。

杜平与钟馗相处了几日,竟对钟馗佩服的五体投地,钟馗不仅饱读诗书、文章写的好,竟然还有一身的刚劲武艺。书读的乏了,钟馗便起身在院中练上一番拳脚,直看的杜平连连鼓掌叫好。

两人志趣相投,互敬互重,越相处越觉得惺惺相惜,于是在佛祖面前燃香三柱,跪地结了金兰之交,把那‘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呼的高响。

拜完起身,两人相视而笑,自此免了各种生疏直以兄弟相称,彼此更加用心照拂。

一日,钟馗练习之时,自衣袋中掉落一枚相生结,被杜平拾在手中反复看了看,不禁笑道:

“兄长,你竟已配有妻室了么?”

钟馗笑道:“我生的如此丑陋,怎会有娘子看的上我,这相生结乃是家妹所赠,临出门时一定要我带在身上,叮嘱我将来富贵莫忘了回家。”

杜平将手中的相生结递给了钟馗,望了一眼钟馗的脸,笑道:“兄长与令妹真是亲情深厚,令人羡慕,可惜我家只出我一根独苗,不曾体会过兄弟姐妹之情。”

钟馗又道:“贤弟方才观我相貌,一定以为家妹也长成我这幅样子,其实家妹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容貌出挑。”

“哦?”杜平诧异的笑了笑,问道:“这又是何故?”

钟馗毫不避讳的答道:“只因我与家妹并非胞亲,正南乃是家母从山沟里捡回来的弃子。”

杜平闻言一愣,自知问的十分失礼,忙道声抱歉抱歉。

钟馗哈哈一笑,走过去拍了把杜平的肩膀,道:“你我兄弟,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杜平也哈哈的笑道:“兄长真是个爽快人!”

两人正谈笑间,杜平的书童走了过来,边走边纳闷的抓了抓脑袋,口中细碎的嘟囔着什么。杜平见了,喊住他问道:“弘儿,你在自言自语什么呢?”

书童见是自家公子在问话,忙回道:“方才与清觉一处玩耍,弥生师父见了我,盯着我看了几眼,竟说我与佛有缘,将来会出家当个和尚。公子,弘儿不想当和尚,弘儿还想娶媳妇呢……”

杜平与钟馗听了这话,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弘儿撅起嘴不满的叫道:“公子又笑话我了,弘儿宁愿给公子做一辈子书童,也不愿剃了秃头去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