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定个小目标(2/2)

在博二的时候还可以用。

吴菲菲就是今年硕博连读的,她只有一篇和一篇,如果是在硕士群体中评奖,这成果,拿个国奖没什么问题。

奈何她的对手是同期的博士生。

她最终决定把文章攒起来,等来年再发一篇一区或是两篇二区,差不多能冲个国奖。

最后,她拿了个校内一等奖,也有八千元,算是抵消掉了学费。

至于直博生,学校压根没考虑到本科生能在本科期间发文章的特例,也没有考虑过他们能和博士生掰手腕。

所以,文章有效期没有另做规定,那就是默认的一年,过期无效。

而且,直博生一年级没有学业奖学金,也没有冠名奖学金,只有新生奖学金和国奖两种。

新生奖学金的评定,将学生分为四类,类是本校本系保研生,类是本校外系保研至材料系的学生,类是外校保研生,类是考研生。

从类到类,依次降序排列,同类中绩点/成绩高的排在前面,然后评定一、二、三等奖,只看成绩,不考虑文章。

也就是说,如果许秋不能入学就争取到国奖,他大四期间发的文章,就不能再用于参评,相当于白白浪费掉了。

这种情况,就只能拿新生奖学金,他属于类,而且绩点高,肯定是一奖。

但一奖也只有八千块,和冠名的一万到二万、国奖的三万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许秋暗自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入学拿国奖!

……

周日下午。

陈婉清带着她的文章找魏老师修改。

许秋本来没打算去旁观,但最后,还是被魏老师叫了过去。

看来,魏老师改学姐的文章也觉得头疼,需要拉个帮手过来。

好在,当初学姐一篇文章,修改几十个版本的时代已经过去。

那时候版本过多,主要原因还是魏老师对格式的要求很严格,而学姐刚开始对文章格式不是很熟悉,经常有错漏。

改几个缩写,改几处加粗斜体,改几张图片尺寸,都会新生成一个新的版本。

现在,学姐出现低级错误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

再加上许秋已经提前帮改过两遍,最终,三人忙活了一下午,只改了14个版本,便搞定收工,顺利投出。

许秋也不得不感叹魏老师的火眼金睛。

像段落是几倍行距,上下是否有额外的段前段后这些,他都能一眼看出。

也许是他写文多年,一直按照固定格式,严格要求自己,练就出来的吧。

再次喜提一篇二作,离国奖更近一步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