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南行漫记(1/4)

军工厂的枪械研制无疑是成功的。

所需要的外购零件张天宇安排尽快解决。

但子弹生产是最大难题。

面对射速如此高的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没有子弹供应那也就是一块废铁。

虽然现在基地有一套子弹生产线,但子弹的生产远比枪械的生产复杂的多,也不是现在军工厂资源匮乏条件下所能解决的事。

子弹由弹头、发射药、弹壳、底火部分组成,需要不同厂家之间的分工协作,然后再组装成成品。且不说那复杂的工艺,就是必须的铜钢等材料就让现在的基地束手无策。好在在矿山缴获的炸药还有几千斤,何博士因陋就简,现在可以复装子弹了,这是一大喜讯。

复装子弹首先是收集使用过的弹壳,并进行筛选和修复,只有那些没有形变和破裂的弹壳才能使用,以免发生炸膛或者不合膛的事故;其次是重新制作底火,将坏的黄铜弹壳上剪下铜皮,冲压成铜盂,并加入雷汞后重性嵌入弹壳底部;然后才把造粒后的火药按规定的重量装入弹壳;最后加上弹头。通常的做法是做一个子弹头的模子,把一个铜板冲压进模子后形成被甲,再浇入熔化的铅。这种复装子弹的缺点非常多,密封性能差火药容易受潮,射击残留物多,射程近,精度差,初速低,弹头形状也不尽如人意,有时铜板冲压的不好,会造成破口,裸露出铅芯,成为变相的达姆弹。部队在使用这种子弹时一般不会射击到100米外的敌人。即使复装子弹有这么多的缺点,但好在可以让战士们进行实弹打靶射击,也算是一大利好。

总之,军工厂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算是奇迹了。

离开军工厂,张天宇主持开了一个会,会议主要内容就是鉴于目前敌我态势,张天宇提出大生产、大训练、大扩张、大发展的四大原则:

一是全力支持军工厂的生产,同时全军也进行开荒种地的大生产,以期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

二是在生产同时,不能放松对部队的训练,在日军暂时没有进攻热河的基础上,把战士的体能素质尽快的提高起来,以便适应未来更加残酷的战斗。分批小股出击日伪军占领的地区,打击日伪军,同时起到锻炼队伍的作用。

三是尽可能扩大军队的人员和领地,吸收更多的抗日力量,为今后与日军大规模作战提供基础。

四是尽量提升部队的知名度,引起关外爱国人士的关注,争取得到关外的支持。并加大情报网络的建立,让部队能够有效的打击敌人。

在会议结尾,张天宇宣布,由罗忠吉、关云鹏带队,出使北平,利用他以前的关系,以争取东北军和国民党对抗日先锋军的重视和支持。随行的还有张锁武(已经确认他是中共党员),以便接触北方的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援。

张天宇对共产国际没有什么好印象。

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共产国际最初忠旨是好的,它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帮助各国先进工人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协助他们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加速了各国共产党的成长。但是斯大林上台以后,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其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影响了各党的独立自主和各党之间的平等关系。他成了斯大林家长制的保护伞,抑制了各国的发展,为了苏联本国的利益,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国际解散后,我们毛伟人三呼万岁的原因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