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春风得意马蹄疾(1/4)

李汉明甘愿留在东北参加抗联,在最艰苦的敌后与日伪军作战,他的高风亮节是值得尊敬的,但从个人感情方面张天宇有点放不下。毕竟是一起从奉天就出来抗日的老伙伴,草帽山浊酒论英雄的兄弟,张德成战死在北票,关云鹏牺牲在热河,如今李汉明又远去东北,想到这些,张天宇心里也很不好受。

但在多伦,张天宇得到的消息并不都是坏消息。首先栾天林带领四千人马投奔与他,这是一名真正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到来张天宇自然高兴异常。张天宇指导栾天林带部队向西北进发,到巴林左旗,与在那里的六十四师会合,改编为一个独立纵队,重新启用中华抗日先锋军的称号,从多伦军工厂调来大批先进的武器弹药配置给抗日先锋军,加强他们的实力,望有超一日打回东北去。

另外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南洋的杨文又给张天宇送来了先进的武器弹药。南洋军工厂地处海外,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生产新产品以来,先后给多伦提供了四百挺高平两用大口径重机枪,{为此,张天宇特意新建一个十二点七毫米的子弹生产线。}二百门八二无后坐力炮,二百门八二迫击炮。这次南洋军工厂给张天宇提供了一百挺高平两用大口径重机枪,一百门八二无后坐力炮,更主要的提供了南洋军工厂最新生产的八十八毫米高射炮。八十八毫米高射炮是克虏伯公司设计和开发的,作为合作项目提供给南洋军工厂的。该炮射速为15发/分钟,防空最大射程 9900米对地最大射程14813米,不仅仅是打空中目标,而且对地面装甲部队也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南洋军工厂一次性提供了一百门这样的高射炮,对于热衷于火炮进攻的张天宇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

这些大宗的武器历经艰险得以安全运输到多伦,海外致公堂和天津的龙啸天居功至伟。

张天宇为此重新整顿自己部队,他把这一百门高射炮加上自己原有的高射炮集中起来,建设两个高射炮团,两个高射机枪防空团。有了这四个防空力量,张天宇再也不怕日军飞机的攻击和骚扰了。

为了加强部队的实力,张天宇特意将耿立洲和王贤重调离六十五师,组建全新的新编第三师。现在张天宇手中主要有六十四师、六十五师、六十六师、新一师、新二师、新三师、西线独立第一纵队、西线独立第二纵队、以及在龙盘山的罗忠吉独立纵队、虎砠岭雷震天的独立纵队和巴林左旗的栾天林的抗日先锋军。按张天宇的想法,这些部队都要在一万人以上,就现在的武器弹药和物资来说,张天宇还是能够养活这些部队的,但实际上这些部队总人数不过七万人,发展远没有到张天宇的预期。

部队现在比较庞大,下级军官素质提高就成了大问题,张天宇一方面积极调整部队手军事教育的军官程度,把从德国美国请来的军事教官配备到各部队培养教育下级军官,同时让多伦军校的应届毕业生提前两个月毕业,除了去海外深造的一百名学生外,剩余三百名军校毕业生分配到新三师、西线第二纵队和抗日先锋军里,充实那里基层军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在德国军事人才的帮助下,除了扩大原有的多伦陆军军事学院的招生外,还筹建炮兵学院。装甲兵学院,学院通过致公堂来扩招,不仅仅在中国,就是外国华侨中也开始招生。

张天宇起兵抗日近三年,在中国及海外华侨中名气响亮,爱国的热血青年都把多伦当做抗日的圣地,纷纷赶赴这里,招生扩军工作一直非常顺利。

部队的武器弹药由多伦军工厂主要负责,其他物资也有很大的保障。多伦的棉毛纺织厂、张北的呢毛纺织厂、沽源的纺纱织布厂不仅产品销售非常理想,而且为部队的服装装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多伦的粮食深加工基地、张北的罐头厂、沽源的食品加工厂也为部队的作战食品提供了保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