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飘渺天魔踪(1/2)

“元空,你身为星云门上代大师兄,本应带领同门,以身作则。却修炼邪法,残害门人,枉杀无辜,背离门规,实在是有负众望。”

“今日判你身死道消之劫,你服是不服?”

田道非自北地仙门回转,知道李均尘已经擒下了元空道人,当即招来诸位长老,共审此人罪状。

那元空道人被精金捆锁在观星台上,手脚四肢皆被缚住,动弹不得。

听得田道非数落他罪状,他也并不辩驳,只因这些事情他确实做过,没什么好抵赖的。

“田师弟,我为求突破修了邪法,如今落到你手上,有此结局,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你以为,这《吞星秘术》便真是我所创吗。”元空道人深深看了田道非一眼。

《吞星秘术》博大精深,若非其需要掠夺万物,残害同类,方可修至大成,实在是一等一的修炼法门。

此术乃是以《黄帝阴符经》理念为根基,结合星云门秘法,创造而出,但却扭曲了阴符经真意。

《黄帝阴符经》有言: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这本是言人可以利用天地万物规律而壮大自己的至理。

这些“盗”的机巧是天下之人所不能见、所不能知的。有悟性的人得到它,就会躬行,能顺应自然;无悟性的人得到它,却会丧命,因其只知强掠偷盗。

《吞星秘术》便是扭曲了阴符经,取了下乘之道所成就。

听那元空道人一说,田道非心中也起了疑惑。

数十年前,哪怕元空道人再天资惊艳,那也是在修炼根骨之上,要创造出这等大法,所需的见识底蕴极高,哪怕是如今的他,也未必能创出这等法门,只怕其中别有内情。

“此话何意?”田道非疑道。

元空道人眼神飘忽,回忆起数十年前的事情,叹息道:“天地间藏有大魔,此魔无形无极,乃是无上天魔。”

“七十多年前。那日我本在府内静修,因数十年不得突破,心中烦躁,急于求成。”

“忽然间,有一点魔意自心中化生,此魔有诸天众生之欲相,我只看一眼,心神便沉沦其中。”

“我心中惊骇,只怕自己肉身沦为此魔庐舍,但却无能为力。”

“突然间,一柄神剑自我心中世界出现,此剑不知从何而来,仿佛跨越三界,川流大千。”

“那神剑一剑将那大魔斩杀,只余一点魔气残留。”

“既斩魔头,那剑自飞去,遁入大千,不知所踪。我只瞧得剑身上鸟篆云纹‘太吾’二字。”

“正是这残留的魔气成就了我,其中蕴藏无数魔道至理,其尽取我心中所知,演化一法,便是《吞星秘术》。”

“自修行此术以来,我时不时感受到一股魔气召唤,只怕是那大魔并未逝去,方有此感应。”

田道非听完元空道人所讲,神色沉重,其感觉元空道人所言应非虚言,若这天地间还有天魔留存,对世间所有修道人都是个威胁。

李均尘也听过天魔之说,只是还从来未真正见识过此辈。

天魔,乃是阴魔之最,其有无数眷属,时常障碍诸道,因不喜众生出离三界,故对道及修道者作种种扰乱。

其中最知名的天魔,便是欲界顶上第六天,亦称他化自在天之主,魔王波旬。

佛在菩提树下时,此魔王曾现身妨其成道,但被佛降伏;此事见载于佛传。

但若此天魔真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