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刘宇轩(2/2)

购他家的竹编工艺品,这样他家的竹编就不愁销路了。但想想还是哪里不对,他就赶紧给上官润打了电话,说了事情的经过,征求上官润的意见。

上官润听了以后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上官润说:“你可以让竹编厂销售你的竹编产品,但你不能要加工费,而是要和厂里签订合作合同,厂里帮你销售可以给厂子按一定比例提成,但你家的竹编一定要贴自己的品牌,等打出知名度,你就要自己开工厂,自己去销售。”

等刘父和竹编厂谈判时,竹编厂大多领导并不同意,他们觉得这样会被刘家抢走生意。但那些订单已经签下,那些工艺品都是刘母自己创作的,刘父在上官润的指教下早就报了专利权。所以竹编厂无权使用。

竹编厂如果完不成订单就会赔偿一大笔违约金。没办法,竹编厂只好同意了刘家的要求和刘家签下来合同。

这些订单给刘家赚来了第一桶金,在上官润又出资帮助下,刘家建了自己的竹编厂。招收了村子里的乡亲们,免费教乡亲们竹编手艺。获得了乡亲们的好评和感激。

刘父又高薪聘请了几个竹编高手来帮忙,他家的竹编由于很有特色,欣赏性高获得了大家的喜爱,现在已经销售到了国外。

竹编生意越来越好,刘家自己的竹林都不够用了,他就又把他家附近的竹林也都承包了过来。这些在乡亲们眼中鸡肋的竹林终于发挥了大作用。

在刘家竹编远销国外的时候,因为要现场表演,刘宇轩的两个妹妹和母亲也出了国,见了外面的世界。

这次出国对两个妹妹触动很大,她们感觉到不学习,就像傻子一样什么也做不好,即使自己会手艺,但不识字也不行。两姐妹一商量,就和父母提出去读书。

这使刘父和刘母喜出望外,赶紧给两个女儿请来家教先在家补习落下的课程,等撵上进度就送他们到县里去读书。

刘家终于也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上官润也很有成就感,他更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