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西湖闲谈 语定江山(2/3)

事抹去?”

丁甲乙微微点头,目光却是看着鱼竿,一动不动。

姜浩言摇头,苦笑道:“若是真能抹去,那今日你又如何能知晓李沉威的往事?别的不说,八大世家传承千年,都是知道这些事的,野史估计也是从这八家传出来的。若是如此,我又该如何?”

丁甲乙轻笑道:“既然做了天下共主,那这天下便不该有二言,世家门阀这些毒瘤,早就该清一请了,你出自姜家,自然知道门阀把持朝政的可恨,西蜀李家,北周赵家,西梁独孤家,这三国朝政,哪一国不是世家门阀的家主说了算?连皇帝继位都要看世家点不点头。

若非你姜家就是齐国君主,南楚有齐,裴,宋三家你争我夺,东齐和南楚也逃不开那四国的命运。当年裴家在陈友谅造反之时站错队,大骂陈友谅乱臣贼子,如今陈友谅称霸南楚数十年,也不见陈友谅能把裴家怎么样,河西裴家依旧过的好好的,你说世家门阀的影响力是不是太大了些?”

姜浩言符合道:“这些我也知晓,就是我姜家,往日在大新也是根深蒂固,影响甚重。”

丁甲乙倒是没想到姜浩言没反驳自己,又道:“世家门阀之所以势大,无非就是养士子,养门客。朝堂选官,选的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世家门阀养的士子门客,这些人入朝为官,早早便打上各家烙印,在那朝中为官,做的却是两家奴才,名义上忠于朝廷,实际上却听命于各大世家,他八大世家的影响力能不大么?

如今姜家看到弊端,实行科举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直接效忠朝廷的机会,本质上就是在削减世家门阀的影响力,文成帝真的是个明主,丁甲乙若是早生几十年,一定会在他麾下听命。

现在姜家既然开了先例,来日必然为其余七大世家所不容,既然如此,等到你姜浩言成为天下共主之时,正史你要改,那些留下野史无数的世家门阀,你又何必让他们留存于世?”

皇朝更迭,世家不换。

姜浩言心惊,若真是如此,那这天下上千年的格局都要改变,这丁甲乙的野心也是不小。

平日里姜浩言和徐子东几人一起没什么特别的存在感,偶尔有些特别的表现也不会太过出风头。表面看起来,徐子东就是几人的主心骨,这只是因为姜浩言的不争。

从十多岁开始姜浩言就努力去表现的比大皇兄笨一些,不会太笨,就是不多不少的比姜浩彬笨一点点,有没有人看出他是装笨这一点不得而知,但姜浩言这一手装笨,就已经很聪明了。

至少姜浩彬从不拿他当眼中钉,反而集中精力对付老二姜浩存。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大齐皇室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好在大齐皇室还养得起一个不那么聪明,又不喜欢争的姜浩言。所以争斗双方对他都还算不错。

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好处,这也是因为姜浩言早就收好自己的野心,只想做个闲散王爷,不然也不会跟着徐子东出来走这一趟江湖。

只是今日,那埋藏深处的野心,开始发芽,一发便不可收拾。

姜浩言平复激动的心情低声道:“先生所言,醍醐灌顶,只是姜浩言愚昧,还是想不通先生为何要我认陈友谅作父,还请先生明示。”

丁甲乙满意的点了点头,虚心好问是帝王最需要的心态,这一点他姜浩言还算不错,只是光虚心好问还不够,其他地方如何还未可知,当真是一场豪赌啊!

不去管心中所想,丁甲乙接道:“天下七国,东齐与北周,西梁,西蜀,南楚四国接壤,北周积弱,天下若乱,北燕慕容氏必不会安于长生山以北,一定会举兵入侵北周,是以北周不足为虑。

西蜀巴州道,广安道与我大齐豫州道接壤,可惜蜀道艰险,我大齐想要入西蜀难,他苏言想要出西蜀也是不易,所以只要派三万人盯住剑门,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