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空中围攻(2/4)

的目标。&nsp;&nsp;&nsp;&nsp;电视屏幕上,十字准星对准那架敌机,放大倍率后,差不多可以从轮廓判断出机型了,印度指挥官稳稳地盯住手放在按钮上。那架敌机开始减速,显然它在围绕目标做盘旋飞行。可惜它是远离自己而去,无论如何,必须做出决策了。&nsp;&nsp;&nsp;&nsp;“应该进入5公里内了,开机。”&nsp;&nsp;&nsp;&nsp;他声对旁边的同伴道。&nsp;&nsp;&nsp;&nsp;跟随光学跟踪系统同轴转动的火控雷达,迅速对准那架敌机,将其截获,距离.5公里,发射进入不可逆转的读秒阶段。&nsp;&nsp;&nsp;&nsp;宋宁在空中第一时间感知到了厘米波雷达照射,他估计敌人距离非常之近,近到救灾鼻子底下。&nsp;&nsp;&nsp;&nsp;他没有立即做机动摆脱,而是多等了几秒钟,等待炸弹击中目标。这段时间里,雷达告警系统确认雷达特征为通古斯卡1系统,并测量出大致的方位。当然他不相信是通古斯卡,印度人在伊斯兰堡山区投入的部队,通常装备更轻型的铠甲s1这样的系统。&nsp;&nsp;&nsp;&nsp;平静的公路上冒起一团火,炸弹准确击中了油罐车。宋宁顺势拉起战机,尽量远离地面防空系统。&nsp;&nsp;&nsp;&nsp;2枚导弹腾空而起,直刺而来。&nsp;&nsp;&nsp;&nsp;告警系统探测到了与照射雷达同轴的指令天线的信号,确认敌人已经开火。&nsp;&nsp;&nsp;&nsp;宋宁发现,自己的速度与高度都十分勉强,当然他第一时间还是先发射箔条对其厘米波雷达进行被动干扰,同时进行电磁干扰,这种仓促的干扰不容易破坏雷达跟踪(实际上敌人甚至可以通过电视跟踪,将目标手动锁定在雷达孔径内),但是或许可以破坏无线电指令。糟糕的二十,他不知道敌人发射时,距离自己有多远,只能看到远处的光点正在盘旋上升,猜想应该不会太近,否则他应该会使用机炮。&nsp;&nsp;&nsp;&nsp;他还剩下最后一招,就是机动规避,不过现在还不能使出来,他知道必须等待自己的飞机积累起&nsp;&nsp;&nsp;&nsp;一点速度才行。&nsp;&nsp;&nsp;&nsp;宋宁回头观看,发现两个光点向下坠去,那只是被导弹抛离的一级推进器,现在最可怕的是,他看不见导弹在那儿了。他一把压杆向直刺地面,这是他最后的一搏,他很少这么盲目过。&nsp;&nsp;&nsp;&nsp;导弹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修正路线的指令,已然直飞向天际,但是转瞬间,又从干扰中摆脱出来,转向歼10而来。但是,那零点秒的时机是致命的,足够使得它们错失转弯时机,现在导弹必须以极大的过载硬转过弯来,这大大减低了这种依赖惯性,逼近目标的导弹的速度。持续的转弯耗尽了动能,最终攻击失败了。两枚导弹在夜空中坠向了地面。&nsp;&nsp;&nsp;&nsp;印度指挥官发现仅仅一次进入雷达主瓣,并且被及时纠正过来的干扰,也使得导弹错过了目标。他意识到自己开机的时机有些问题,距离目标有些远。&nsp;&nsp;&nsp;&nsp;他大声下令,打开搜索雷达,准备最后一搏。&nsp;&nsp;&nsp;&nsp;宋宁从巨大的恐惧中平复过来,他怎么会放过这个仇敌?无论是通古斯卡还是铠甲,其优先程度,都要远远超过油罐车,甚至凯撒火炮。他要求预警机,立即将从西面赶来的一架歼10,调到自己跟前,来执行投弹。&nsp;&nsp;&nsp;&nsp;印度指挥官,被搜索雷达察觉到的空中敌情吓坏了。在他头上半径0公里的圆形区域内,一共有5架清晰的敌机,边缘地带还有时而清晰,时而跑远的目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