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奇袭”拉瓦尔品第(2/4)

达以南发起几次有限反攻的建议,下决心将积攒起来的物资,孤注一掷地投入在这场战役上。中国方面没有多加阻拦,斯利那加的部队战斗力如何,谁也不知道,或许真的不怎么样也未可知;当然最坏的打算,中国方面可以提前发起北方战役,印度已经动员到了极限,显然无法同时应付更多的战线,垮掉只是时间问题。&nsp;&nsp;&nsp;&nsp;夕阳西下,一列车队在山间公里上疾驰。宪兵在崎岖的路口挥动旗子,示意战车缓缓经过危险路段。宪兵连长向这列崭新的坦克投去羡慕的目光,这显然是集群指挥部直属的,最精锐的坦克连,装备着相当先进的99型坦克。尽管道路已经被前面的部队碾压的泥泞不堪,但是与通过这段险要路段的其他部队不同,这个连始终保持了很好的车距和队形,通过山崖转弯口时表现出了惊人的高水准,完全没有其他部队情况百出的洋相。&nsp;&nsp;&nsp;&nsp;连长亚希尼没有下车指挥山口转弯,他一直在思考这次攻击的价值,虽然他不久前还是一名上士,但是连续的失败,迫使他从更大的角度,去看待整个战局的发展。&nsp;&nsp;&nsp;&nsp;伊斯兰堡太靠近斯利那加和印度最强大的一个军区,并且向那里的前进,不可能滴水不漏的,敌人一定会事先察觉到。敌人也许正在那里张网等待?这样无疑将形成一个此消彼长的局面——减少印度的补给困难,增加巴基斯坦的;如果亚希尼是印度指挥官,面临物资短缺的局面,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就像当初在奎达以逸待劳消灭突击的印度部队一样。&nsp;&nsp;&nsp;&nsp;路边上,发动机声震耳欲聋,几辆掉队的t55正在用钢缆连接掉下沟里的另一辆t55,试图将其拖出。眼看着这些坦克兵们笨手笨脚,连一根钢缆都搞不定,坐在炮塔上的亚希尼,不由得连连摇头。这些车组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可以比之当初涉战场上的自己还远远不如,&nsp;&nsp;&nsp;&nsp;他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战场的磨砺,更缺乏基础的训练。这样的车组到了战场上,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开到错误的位置,轻易被印度人的反坦克导弹干掉。&nsp;&nsp;&nsp;&nsp;第一装甲集群是陆军手上最大的本钱,实际上也只有几支装备像样的部队,其中亚希尼的99式坦克连,又是集群中最宝贵的一张牌。现在他得到的命令,是向城区南翼包抄,监视附可能有古杰拉特向北增援之敌,同时担任战役预备队,算是比较轻省的任务。连队上下一片乐观情绪,认为中国人正在猛踹印度人的屁股,卡汗和辛格正躲在新德里的地下室里哭鼻子,所以敌人在伊斯兰堡应该腾出手来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更有甚者,很多人认为,印度能打的将领只有斯潘加一人,斯利那加的梅内亚姆中将,其实是个草包。&nsp;&nsp;&nsp;&nsp;入夜前,亚希尼指挥的军部直属第2连,到达了指定的位置——拉瓦尔品第以南0公里处的山地隘口。尽管印度陆军曾经将战线推进到这一带,但是第2连进展顺利,没有遭遇任何的抵抗。这一带地形略有起伏,但是战车居高临下,可以一览从南面靠近的敌人,并且射界开阔,对于夜视能力占有的一方很占便宜。幸运的是,上百公里的行进,竟然没有被印度空军发现,或许他们的空军真的已经放弃争夺这里的制空权,或者它们只是假装没看见?&nsp;&nsp;&nsp;&nsp;天空中战机的尖啸声自西北而来,坦克兵们紧张地抬起头,但是飞机在云层之上看不见。声音自西向东,可以肯定,那是久违的自家飞机。&nsp;&nsp;&nsp;&nsp;果然飞机在头上转弯后向北而去,一分钟后,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拉瓦尔品第的外围战斗,准时打响了,印度人这下应该知道巴基斯坦陆军仍然有反击的力量了吧?&nsp;&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