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秘传(1/3)

正此时。

整个参合山庄内琴声大作。

所有摆放的丝弦乐器一起共鸣。

老夫子等人听闻起身直奔水月小筑而来。

今日的水月小筑没有笼罩在云雾之中,反而就这么和松风小筑对立而现,

入画一抹影。

对坐。

抚琴。

是一种抒怀,是一种淡远,然然白色的檀香烟绕带有云纹的衣袍。

传出古琴之声。

竹影摇曳,一声轻嗽,琴声启幕婉婉而诉,巍然高大背影,琴者悠然。

对坐的少年正是随遇。

想必是刚苏醒不久,衣袍还只是随意披着外衣,中衣还是睡觉的那一件,带有点点腥红。

琴者抚琴一拨。

转眼

通月生潮澜,波涌万叠翻。

几声琴声飞跃,多少情谊翻腾,正值扰乱之际。

铮然一声,人弦俱寂。

“师尊,此次我杀了郑常侍......”随遇还待继续说。

“错不在你”敦煌君手压琴弦直接开口了。

“你好好稳定内息,稳住境界才是正事”说话眉宇间多有关怀。

“随遇,琴亦能达至境,天地一响,兴礼乐大道。现在在你的认知内,何为琴道。”敦煌君一挑眉直视随遇。

“我即琴,琴即道,身心是琴,身心入道”随遇思考后谨慎回答。

“形而上形谓之道,形而下形谓之器,你即琴,何解,演于我看”敦煌君追问了一句。

随遇轻抚身前的号钟。

起手挑弦,弦动如拨弓弦,劲发一声引一杀,似平岗踹流,弹出激昂之声。

忽而左手一扫,琴声回响,由平转险,似奇似玄,纷乱中凝神听的一丝杀伐之气。

“道在指间心上,琴即众人之音”敦煌君开口说了一句。

乍然,随遇拨弦之手,由急人缓,琴声以百流归海,收敛先前的杀气。

“琴之道,音律也。宫商角徵羽,君臣民事物。先圣伏羲造琴,文王武王加文武二弦,以礼乐教化万民。五音不乱则天下礼乐不崩。”敦煌君之语落,一抚焦尾琴联决而奏。

随遇闭眼而入琴境心间之意象。

手中跟着敦煌君调子慢慢而抚。

意识之境中,天上忽现湖水成弦,此时敦煌君高**相云手一拨,正是大音希声之境。

弦声之扣心弦,若心间一线被扣掌中,勾拨撩抚弹尽在弦上,听闻敦煌君沉声传来;

“宫乱则荒逸,君主骄横。商乱则疲惰,其官渐坏。角乱则忧愁,民怨不止。徵乱则哀衰,其事倾覆,羽乱则危矣,其财散尽。王臣民事乱,天下分崩离析。

琴也,乐也,教化天下万民也,以礼乐载天下。天下乱,弹指间拨乱反正。

你之琴,大声不震华,细声不溟灭。资质上乘,但杀心太盛;若要近乎得道,需谨守本心”

随遇再睁开眼,只见得敦煌君凝神微笑不语。

原来这便是心间传道,无上秘。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只见敦煌君难得一笑,停顿一下又是一笑,但见笑脸而无声。

无声胜有声。

随遇接着抚琴,一曲度难在指间挥洒,却是不出半点琴音。

远处的人看的磨砺两可,是不懂亦是不明。

老夫子叹息一声:“此子已得真传!”

别人看不出,他却是能看出此时随遇指法演示的正是慕容世家最难的渡难曲。

看了一会众人散去,敦煌君轻声开口道:“今日索性把弦杀术教于你,你也满足了学弦杀术的条件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