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瑜瑾之才(2/3)

道:“奕洵,她是你妻子!已经在离漠为你受了那么多苦,你连句话都不说?”

“二哥,你冷静点。”在萧肃之即将生气的时候,萧楚延忽而出声,叫住了他,音色沉凝:“这是三哥对婉词的尊重,而且三哥这时,也不能多说什么,”他微微蹙眉,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萧肃之,让他看看镇南王、豫昭王还有三位辅政大臣,而后轻声道:“二哥,你明白了吗?”

萧肃之顺着萧楚延的目光看了过去,想了许久,这才恍然大悟,为何萧奕洵今日如此沉稳。

他确实不该站出来。

今日,婉词能来含元殿,是三位元老和朝廷认同了她在离漠所立下的功劳所以她现在出现,是以她秦婉词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以豫昭王妃的身份来这里,她是独立而自主的,但是如果奕洵站出来,让秦婉词瞬间又恢复了豫昭王妃的身份,现在只有一人站出来反对,一旦奕洵站出来,那么反对此事的人必定会更多,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所想反对的便不是秦婉词的请求,而是单纯想反对豫昭王而站出来。

其次,秦婉词的身份和所求都很特殊,萧奕洵已是辅政亲王,地位极高,他若站出来说话,难免会让镇南王府戴依仗豫昭王起势的帽子,这对镇南王府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对萧奕洵自己也是一样的,所以即便婉词面对咄咄逼人的任非,萧奕洵也不能站出来,只能看着自己的妻子,独自奋斗。

虽然萧肃之能想明白萧奕洵的举动,可是还是有些心疼秦婉词,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摇了摇头,又退了回去。

在众人都觉得今日豫昭王妃这两个请求只能实现一个的时候,忽然有一人出声道:“两广参军萧瑜瑾,应当复立镇南王世子之位。”

此人声音威仪,掷地有声,在大殿里回响,无人敢质疑,说话之人,正是左相沈鸿彬。

秦婉词一愣,看着沈鸿彬,不知这位左相怎么突然开始为自己说话了。沈鸿彬走了出来,站到了秦婉词的身边,面无表情,目光却深幽不见底,他道:“启禀皇,太后娘娘,昨天,渊阁接到了一封捷报以及两广督察御史侯若松的奏疏。两广一带,近几年流寇繁多,多从海侵袭渔村百姓,弄得近海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两广一带耗费了很多财力物力人力,但因流寇狡猾奸诈,行动迅速,因而一直无法彻底剿灭。两广参军萧瑜瑾为了彻底解决流寇问题,自隐身份,居于近海渔村长达两年,亲自探听消息,混迹市井流寇之间,刺探流寇内部消息,最后联合官府官兵与两广将士一举捣毁流寇驻扎海岛,此等功绩,足以重获镇南王世子之位。”

沈鸿彬这一番话,满朝武都咋舌不已,谁也没有料到会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戏,两广的流寇,近几年一直都是朝廷头痛的大问题,已经治了很多年都没有什么成果,最近虽然一直有耳闻两广那边似乎进展颇佳,但却没想到突然被告知流寇海岛已被击破,实在让人大呼意外。而且,这个时机似乎也太过巧合了,怎么偏偏豫昭王妃提请的前一天,两广的捷报传到了长安,这似乎有些过于巧合了。而且,两广督察御史侯若松之前似乎与萧瑜瑾起过几次不小的冲突,怎么这回竟会为他亲自书?这其实在让人生疑。

这时,便有人站出来表示疑问:“左相大人,怎么事情这么巧了?两广的捷报来的这么及时?丞相大人为何不早些报?”说话的正是新任礼部尚书厉英河,沈鸿彬冷冷看他一眼,道:“厉大人怀疑此事有虚?”

厉英河尚未回答,右相许恒便道:“皇,太后娘娘。捷报昨夜才到地渊阁,当时是臣当值。本打算今日大典之后再另行报,却没想豫昭王妃先在殿提请。两广督察御史已在奏疏说明两广参军所立之功,并为他提请重获世子之位,其所言必定不虚,两广参军,应得此位。而且是因他自己之劳,而非旁人。”

这一来,百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