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六部九卿(上)(2/3)

宫中主殿的修筑。工部年初上报的预算是二百万两,年终结算却是四百七十万两,超出了二百七十万两。”

“皇陵和主殿的修筑也没有批啊,也是因为超支过多啊。”隐约的,段霖晖感觉到太后的声音似乎冷上了两分。

“太后娘娘!这事,我们工部也冤枉的很啊!”不知为何,听到毕燃提及了这皇陵和宫殿的事情,李峪树就像体内一下子注满了力量一样,声音大了许多,底气也足了很多:“洛阳龙阙山皇陵本就在修缮之中,去年先帝与淑懿太后突然先后而亡,皇陵亟需休整,再加上江南和黄河出了栽,运输道路被堵,不得不增加支出。再加上今年是元光初年,新皇登基,按着祖制,新皇主殿应该重新休整一番,这些事情,工部都是给太后娘娘呈报过得。现在可好,户部压住了这两个单子,来年皇陵那边动不了工,宫中主殿又修了一半!”李峪树回头,高声逼问霍荣:“霍尚书,我且问你,若是这些不知处,淑懿太后和先帝怎么移棺龙阙山皇陵,你现在压着账单,意思是要让淑懿太后和先帝无处所归么?还是说要让新皇无处所居么?!”

一直默然无语的礼部尚书曾宇雷,曾经在朝堂上当众向豫昭王发难的人忽然站了出来,恶狠狠地对霍荣道:“霍尚书,我算是发现了,你今天是无论如何都要和工部过不去了,其余的超支你不管,唯独工部的单子你不停的挑麻烦,现在我总算是明白了,你的最终目的就是皇家头上的这笔账啊。”他朝着霍荣,话语里就像藏着钢刀:“霍尚书,想来你是怕压下了皇陵和宫殿的账单,皇上会发怒,所以干脆将工部的单子一并都压下来,到时候就没人能分清你心中所想了,是不是!”

众人一惊,说也没料到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一番惊人的言论,霍荣也是感觉身后猛地刮来一阵凉风,要是往狠里说去,这可是不敬的大罪,要灭族的!若非刚刚段霖晖悄悄地对自己说了几句话,只怕这个时候,他早已不知该如何应对,好歹有了一些准备,霍荣冷哼一声,当即也摔了手掌的账单,愤慨道:“我只说工部今年的亏空很大,其余我可是一个字都没有说,曾大人想要治我的罪,可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霍荣!不要无理!”沈鸿彬当即呵斥二人:“曾尚书,工部的账单有大的出入,户部自然可以提出疑问。我们都是朝廷官员,都是为着皇上为着天下尽责,本着自己的职责做事,何罪之有?再则霍荣,工部对你的做法有疑问,你一一回答就是了,没人想要给你加罪,太后娘娘也说要给你治罪,你休要再无理!”

段霖晖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抬眉看了一眼坐在左方的左相沈鸿彬,心中对沈鸿彬的敬佩油然而生,看来不止是自己,连左相都发现了这其中隐藏的杀机了。其实今天虽说是左右丞相朝开的会议,可是身为皇族的北淮王与豫昭王都不曾出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金帘之后的太后齐黛莹。要说太后,实在是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她明明有着垂帘听政的权力,可是却偏偏放下,身居后宫,将前朝之事全部托付给前朝重臣,在各种大事需要她拍板的情况下也绝不含糊,明辨是非当机立断,确实算得上是一位贤后。

可是正因为太后是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子,手中又无重权,很容易就会让人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她也是一个年轻丧父,唯有一个孩子的孤独女子,她的心思也是十分细腻敏感的。

先帝壮年而去,唯独留下她和一个孤子,在先帝才去没多久,又经历了一场大难,若非豫昭王横空出书出手相助,只怕这皇位现在都不一定轮得到她的儿子。所以,不要看太后现在这样明白是非,只要一触及她的底线,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而段霖晖很清楚,太后的底线就是她和她儿子的权威。

户部扣下的工部修筑皇陵修缮宫殿的款项,已经让齐黛莹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