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八章 分道(2/2)

温结构。

这两大技术点,在既往的加速器上,曾耗费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太空,顾名思义,一般民众也会有概念,知道其“空无一物”,非但如此,哪怕是在粒子相对“丰富”的太阳系内,每立方厘米空间,平均下来也只有寥寥几个基本粒子。

至于太阳系外,那近乎无限的宇宙空间,绝大多数甚至比这还要更空旷,

根本就什么东西也找不到。

但是在盖亚表面,大气,是如此的无处不在,“尤洛浦大型强子加速器”的二十七公里长之管道,真空度也不过才11013个大气压,

这意味着每立方厘米的粒子数,会高达上百万个。

人类,动用各种手段,在盖亚表面制造出的真空环境,仍远远不及太空。

另一方面,太阳系内的空间,温度倒是和宇宙空间差不多,大概零下二百七十度,这一温度原则上可以保持氦重要制冷介质的液态。

至于说,如此庞大的加速器,所需要的海量液氦从哪里来,指望盖亚表面的天然气井、或者从大气中那点可怜的丰度,并不太现实,何况净土的产业体系中,用到这一元素的场合还有很多,必须另找来源。

在这方面,和少数激进者的“日口夺氦”设想相比,

还是大多数人的理性选择前往木星,更经济也更靠谱得多。

氦,化学符号e,相对分子质量40026,是宇宙中丰度第二高的元素,作为恒星燃烧的产物,其丰度排在第一位的氢之后,是可以预料。

不过在盖亚表面,多少年来,人类一直在为如何获取这种宇宙中“遍地都是”的元素而发愁。

早期用于科学实验时,倒还好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极低温的超导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

人们才注意到“氦”这种元素,太轻,很容易从大气层逃逸到太空之中,所以很难从盖亚大气中获得。

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的氦源,来自于天然气,其中多少含有一些盖亚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氦,旧时代的联邦就有不少这种天然气田,含量高的,可以达到约百分之一,

也因此而几乎把持着全世界的氦市场。

不过,就算有这种来源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