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五精锐(2/2)

混战当中还行,若是骑兵对冲,是冲不过骑枪的。

建州女真的起势,与李成梁的养寇自重、放纵是分不开的,虽然有李如松这个得意儿子,但是牵涉到对金作战,李成梁还是没战必出,偿还因果。

第四路是三千营,八旗兵作为清朝的看家兵种,光是关宁铁骑还不够克制,还需要一支能放他们风筝的骑兵,这就是三千营。

蒙古和大明这一对老冤家,打了三百年,在莽荒还在继续打,但就和汉与匈奴、唐与突厥一样,接触的多了,免不了要被汉同化。

汉朝打匈奴,打着打着多了不少附庸部族,其中还出了、韩颓当、金日磾等高官;唐朝打突厥,那更是什么都要,阿史那家族就有不少人甘愿给天可汗打工。

作为驱逐鞑虏的政权,投靠明朝的蒙古人也不少,三千营就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基础搭建的部队,足足有七八万人。

到了莽荒,三千营的人数更多,这一次只来了五分之一,大部分都是蒙古骑射手,领头的是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也就是蒙古末代大汉。

虽然沾了个黄金家族的姓氏,但林丹汗最初在元朝混的也不好,又不想去清朝改姓博尔济吉特,所以投了老朋友明朝。

他们的平均实力跟正德选锋一般,只有四级,是最末的精锐之一,但架不住人多,再加上骑射手的优越性,倒也是一支主力。

最后一路,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兵了,莽荒的地形十分复杂,有能容纳百万骑兵对冲的大平原,也有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地形,如果不备上一支山地部队,对付游猎起家的女真人是很吃力的。

白杆兵作为老牌劲旅,平均实力有五级,持白杆长矛,以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