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读书识字(2/2)

人类不会把猿类当成同类一样,恐龙人也不会把恐龙当成同类。

因为物资贫乏,他们的技术发展并不先进,体制却发展的很迅速,进化成功的十几种恐龙各个都是一方诸侯,而食肉恐龙中选拔出来的王是天下宗伯,所有人的族长。

这已经类似于商周的制度了,只不过维系这个恐龙国度的纽带还很脆弱,既不想殷商以鬼神为纽带,也不像宗周以礼法为纽带——他们集合到一起,只是为了对付北俱芦洲糟糕的自然环境和生猛的动物。

还有海族,这个地盘最大的智慧生命已经迈入了中央集权时代,社会分工开始细化,不过很粗糙。而且因为海底发展技术最不方便,他们很多的知识无法传承,只能靠以老带新,把经验传下去。

因为如此,他们中央集权的区域也小,往往一个君主带着臣僚占据一片海域之后便无法扩张,因为管理不过来。哪怕是章鱼和乌贼这样有潜力的大脑,又通过信息量大的光信号交流,也不行。

生物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虽然海族在一代代进化,希望增强自身的记忆力,或是找到一种能在海洋中传承知识的方法,需要的时间还很漫长。

再次之前,海族没有能力取得巨大的发展。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劣势,那就是司马良创造世界的时候,海洋的位置并没有放置神器。

这就意味着他们获得超凡力量的途径比恐龙、精灵、土灵这些都困难的多。

恐龙们已经会粗浅的战吼技能,土灵们也能掌握一些神圣法术,精灵们虽然差一点,但也比只能放牧大型海兽的海族要强。

当然,这四种智慧种族的发展速度都比人族要快,无论是东胜神洲还是南瞻部洲,人类的发展都还处在结绳记事、抛网射猎的初步氏族时代。

这其实是情理之中,人类在诸天万界的发展壮大,是由一个个先贤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用无数的生命得来的经验,才能把那些先天强大的生命干掉,自己坐上万界霸主的宝座。

而司马良这个世界创造时间还短,无法体现人类的优势。

所以,司马良决定亲自下场,再做一回人族先贤。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