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9章:黄金有价玉无价(2/2)

过玉雕附加值高,赚钱也快,所以,市场选择的结果,整个西大街,已经没有几户人家在从事石雕了!清一色的都变成了玉雕!随着西大街店铺的生意日渐兴隆,整个西大街早已经寸土寸金了,那些已经坚守在石雕行业的匠人,要么被迫转行,进入了别人家开办的大型玉雕厂工作,要么不得不跑到城郊偏远的街巷,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石雕艺术。

整个西大街,南北两面正街的铺面和厂房就有上百家,如果加上西大街南北两侧的背街小巷中的作坊和铺面,估计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

而刘卫涛家的院落,不算最大,但是也不算小。位置不算最好,也不算差!他正好位于西大街的正街南侧,离十字街也就是百十米的样子!

刘家大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子,原本是坐南朝北,南院在后面从事玉石石料的切割和雕琢,北院是成品的展销,刘家人就住在南北两个院落的中间的两层小楼上。典型的后厂前店模式,也是整个黑冷镇玉器加工厂最为典型的布局格式。

随着玉雕行业越来越繁荣,铺面越来越紧张,西大街正街的南北两侧,又规划出了与正街平行的两条背街小巷。因此,刘家南边的院子也不再是完全封闭性的院落了,而是改为面向背街进行开放式的门店。

不过,刘家的生产销售格局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北院依然是产品的展销,南院依然是玉石的加工和打磨。改变主要是,玉料的购入改为背街店铺的院门,同时也把那些大型的玉雕摆件直接存放在了南院,一来是刘家从事的山水摆件的雕刻,向来体积和质量都很大,搬运不方便。二来,这些精美的玉雕摆件都是非常名贵的,生怕搬运的过程中,出现磕碰,影响了玉雕作品的品质和卖相!

平日里,刘卫涛负责整个南院的玉器加工,说白了就是技术总监。而刘旭妈和刘旭负责北院的玉器展销。可是,平日里,北院基本上就是刘旭妈一个人在负责跟客人谈价钱,刘博从小学回来了,也会帮助母亲看场子。遇到拿捏不住的时候,刘旭妈也会喊上刘卫涛过来,一起参与跟客户商讨。

除了日常的玉器生产和展销外,还会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全国各地都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玉雕展销会。这时间,基本上就是刘旭带着自己家生产的部分玉器去参展。毕竟,刘旭天生不爱钻研和学习,不学无术,不愿意整天坐在工坊里雕刻打磨玉器,也不愿意整天站在店铺里看管铺面售卖玉器,当然对这个可以带着玉器天南海北乱窜去参加展销会的活动很感兴趣了!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那就是,黄金有价玉无价!刘旭拿走了家里多少件玉器,这是有数量登记的,可是,刘家人却永远不知道他究竟把每一件玉器卖了多少钱!因为一件玉器的售价基本上是虚空的,可以在城卖20元,也可以在城卖200元,还可以在城卖1000元,关键是看买家的玉缘,他看对了眼,愿意出这个价,那这块玉就值这个价钱!

如此说,大家觉得,卖玉器的有些噱头和虚空,也不全是这样,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和行规,不是你随心所欲的胡乱标价,那得有人愿意充当冤大头!其实,全国所有地方,都有一些真正懂得玉器古玩的行家里手,你标的价钱太过于离谱,也是自砸招牌。

毕竟,玉器虽然水深,但是,也讲究一些道道,你总不能拿一件塑料的来充当新疆羊脂玉吧!同样,你也不能用绿色的磨砂玻璃器件来充当缅甸翡翠!即便是真正的原石,也分为原料还是酸碱填充料!就是原料雕刻,玉料的产地,岩脉开采和河床籽料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更何况,同样的玉料,雕刻的师傅不同,构思和设计不同,最后形成的成品也是千差万别的!交到消费者手中,那你只能看玉器的水头、俏色和造型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