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回家(2/4)

贞见这房屋三间,虽是青砖所建,但也只是是结实、整洁,格局却不大,被柳氏布置的简洁大方还很温馨,也足够一家三口住了。

四人在厅堂坐下,柳氏忙忙活活的烧水上了茶,便坐在叶小贞旁边,将这些年的事情一一说起。

原来,自那日叶小贞走后,虽说让李庆生和柳氏一家住到叶家,但两人都是感恩的,俱都想着给叶小贞看着房子留下个念想儿,便在叶家旁边搭了两间茅草屋,住了大半年,才拿出叶小贞留下的一部分财物出来盖了这三间青砖房,对外也没说是叶小贞留下的,只说李庆生进山采着了好药材,因此倒也没引起村里人的注意,只羡慕他家的好运气。

李庆生一家只住在自己家里,但柳氏每日里都是要把叶小贞家打扫一遍的,当初叶小贞留下的大件儿东西他们也没用,只归置好了摆放在叶家,那屋子长久不住人,总有些损坏,每年李庆生都要检修一遍,因此这房子倒显得格外的新,一如有人在家一般。

叶小贞一边听着一边感叹李庆生一家做人朴实厚道,最重要的是没有为金钱迷花了眼睛。想当初叶小贞走时可是给他们留下了万余两银子啊!有了这些银子,别说在李家村,就是到了兴源城,也能过得起呼来喝去颐指气使的日子了,可他们却依旧守在这个小山村,穿着平常农家的衣服,住着不太大的房子,过着简简单单的日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心呢?

叶小贞又问起村里其他人,柳氏叹息一声,看了一眼李庆生,才道:“小贞你是不知道,你走后第二年村子里就开始闹灾了,从三月就一个劲儿的下雨,一直到八月,就没大停过,村子里种的粮食啥的全泡没了,这一年大家伙儿靠着之前的积粮,亲戚邻居间的帮衬也就凑和过去了。可到了下一年,又开始大旱,一夏天就没下过两场雨,乡亲们从牙缝儿里存下来的种子全都绝收了,那年景儿,比你摔伤那一年还惨……想想,从你摔伤那一年,就没啥好年景儿。不是旱就是涝,村子里也走了不少人家儿,都到外边逃生去了……也有那祖祖辈辈儿都在这儿的,不想走的。到最后就开始死人了,你叔就和我商量着,拿着你当年留下的那些银子,再叫上村儿里仅剩的十来个个壮的,出了李家村儿。从兴源城坐船到祁州——那里没受什么灾,把那些银子全买了粮食,为怕遭劫还捐给官府了一半儿,让官府护送着回了村子,救下了不少人,后来朝廷里的人也赈灾了,这灾年也就过去了……近几年年景儿到还好,也算是风调雨顺,这才缓过来了……”

叶小贞听完,颇为感慨。她常向往田园生活,可没有绝对的实力,田园生活又岂是好过的?没有银子,没有能力,一切全都要靠天吃饭,这凡人的苦,也不是好受的,要不怎么人人都盼着做神仙呢!

只是叶小贞此时也就是一听,她根本没想到,当年她留下的那些银子能救了那许多人的性命。而这些,冥冥中终究还是要记在她的身上一笔的。

这些年过去,当年叶小贞见过的几位老人,那仗义直言的六叔公已然去了。而村长,这两的身子骨儿也大不如前,在五年前已经把村长让给了别人,到了镇子上和儿子孙子去享天伦之乐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庆生的爹娘一家,这一家子因为叶小贞给的那两千两银子,整日里争吵不休。老两口尚在时便分了家,每家都分得了几百两银子,不过都不往来了,搬家的搬家盖房的盖房,后来灾年一到,更是拿着银子就都走了,话说手里有银子,谁愿意在这里等死呢?那些人压根儿就没人搭理李庆生和柳氏——他们并不知道叶小贞当年曾给他俩一家留下上万两银子,而李庆生和柳氏又都不好张扬,看着就像个没钱的,更是没人搭理,倒落得清静。

“永安呢?”叶小贞看了看,并没发现当年那个给她送水的小家伙儿的身影。

柳氏一笑,道:“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