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夜入临淄(一)(2/3)

袖。

“阿拾,怎么了?”四儿揉着眼睛从车子里爬了出来。

“不知道,说是有什么车子要来,让我们往旁边移移。”我掉转车头在街道右边的一处空地上停了下来。

此时,耳边的铃音愈发清晰,空气中飘来了一股馥郁的甜香。在街道的拐角出现了一头体无杂色,颈带花环铜铃的白牛,白牛身后拉着一辆翠色轻纱覆五彩锦幔的车子。

“清歌姑娘——清歌姑娘——抚一曲吧!”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安静了许久的人群忽然又沸腾了起来。

“车里坐的是这临淄城里的伎人吧?这么会有这么大的排场?”四儿凑到我耳边惊奇道。

“临淄城的歌伎、舞伎足有千人,这清歌姑娘那么出名,定是个中翘楚。”

香车眼见着就要行到我们身边,驾车的小婢子是个**岁的女童,梳着总角,两颊泛着桃红,眉眼之间已经可见将来的绝色之姿。我和四儿咬着耳朵说着悄悄话,那驾车的女童突然转过头看了我一眼,虽然只有短短一瞬,可我却明显地感觉到了她的惊讶和莫名的敌意。

“小枣儿莫加鞭,白牛车儿迟迟行……”几个刚送完鱼鲜的男童抱着湿答答的木桶跟着车子边敲边唱。

驾车的女童朝他们一嘟嘴,偏生狠狠地甩了一鞭,白牛哞哞叫了两声,加快了速度。

夜风吹拂着五彩的车幔,在幔布之后隐约坐着一个手抱瑶琴的女子。她头戴面纱,让人看不见容貌,但直觉会是个不可多见的人间绝色。

“四儿,明天我们也去逛逛清乐坊吧。”

“先别惦记着逛教坊看姑娘,这会儿可有人在淄水边火急火燎地等着你呢!”四儿捏了我的脸颊,打趣道。

“死丫头,过两天见了于安,看我怎么笑话你!”我想到无恤,脸上一热,也顾不得什么貌美的乐伎,驾着车朝城东飞快驶去。

无恤临走前告诉我,当初他在临淄城学剑时,就住在淄水旁的一座院落里。院外,有两棵需三人合抱的大槐树。此刻天色虽晚,但借着明亮的月光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他说的那两棵槐树。

“阿拾,门没锁。”无邪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一脚踹开了小院的大门。

“是没锁还是被你踹坏了?”四儿抱着一个大包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跟着无邪进了门。

我栓好马车,走进了这座黑漆漆的小屋。很明显,无恤这会儿并不在家。

“阿拾,屋里没人,咱们不会找错地方了吧?”四儿从包袱里掏出一盏豆灯,放了点鱼膏,蹲在地上用燧石点燃了烛钎。

无邪笑嘻嘻地走到我身边,说:“阿拾,这个时候赵无恤不在家,不会是去教坊喝酒玩女人了吧?”

“胡说什么呢!”四儿狠狠地敲了一下无邪的脑袋,“赵家儿子不是那样的人,你这狼崽什么都不懂,不要乱说话。”

看着空落落的屋子,若说我此刻没有一点失望,那肯定不是真的。但若说无恤是因流连教坊,以致深夜不归,我却也不信。无恤这回本就是奉了赵鞅之命,趁齐国内乱陈恒无暇顾及之时,暗杀范氏、中行氏的族人。夜深人静之际,正是他行事之时,我能做的便只有等在这里祈祷他平安归来了。

“无邪,你去瞧瞧后面有没有可以煮食烧水的地方?有的话,我们煮上一锅菽粥,再尝尝前日买的小鱼干好不好吃。”

新绛城虽临着汾水和浍水,但鱼鲜依旧是金贵的食材。一般士族家里若是烧了鱼,总要省着吃上两天,最后还要用菽团子沾着鱼汤把盘子抹干净。可齐国就不同了,齐国国中河道纵横,湖泽遍布,一串小鱼干不过一个刀币的价钱。我和四儿路过前一个渔村时,一口气买了一大袋足有百来条鱼干。

“吃菽粥配鱼干,太好了!我肚子早就饿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