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够无耻,够光棍(2/3)

做了深刻反思。所以啊,让他冒着生命危险明摆的去钻鞑子的套,去救孔家人,纯属扯淡。

哪怕这会引发不小的后遗症。

——被无数蹭热点的读书人口诛笔伐的。

他也顾不得了。

所以,在洪承畴接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阿巴泰也已经傻眼了。“这孔子不是万世师表么,不是至圣先师么。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啊。那孔林如今握在本贝勒手中,郑芝龙和兖州明军怎的还不见有动静?尼堪的话都是放屁么?”他向李率泰问道。

黄台吉把孔子孔家看的那般重,结果就这啊?

李率泰是李永芳次子,闻言脸上闪过一抹羞赧。那李永芳是大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早年是李成梁的亲信,献抚顺而降,老奴把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李永芳,又把宗室女嫁给李率泰,对李家人很是看重。哪怕李率泰的大哥李延庚因通明事泄而被诛杀。李永芳一门还依旧受满清信任,那鸟人还把次子李率泰以下的七个儿子,都改作了满名。

所以,明面上三十有五的李率泰还当喊五十出头的阿巴泰一声郭罗玛法(姥爷)。但实际上就不是那么回事情了,只不过让阿巴泰亲近李率泰一分。

“贝勒爷息怒。以奴才之见,那郑芝龙系海匪出身,出身不正,素来受明国士大夫轻视,纵是知道孔孟,还能将自己洗白不成?如今缩在滋阳,不过是眼见不敌我八旗健勇而做无赖罢了。其为地方实力派,手中有兵有钱有粮,明国皇帝亦奈何不得他。最终也是坏了自己名头,无伤根本。然东平的洪承畴是为读书人出身,曲阜告急,他不飞师速救,便不配入圣人之门墙,做圣人弟子。他是一定会领兵来到的,否则日后休想逃过明国读书人的悠悠众口,免不了要身败名裂。”

这攻敌必救之策,乃是明晃晃的阳谋。任明廷如何,那总是要来救的,而只要他们来救,就是中计。

所以,洪承畴别管在东平州赖了多少时日,他终究会来曲阜的。

被李率泰这么一劝说,阿巴泰心中的焦虑和气恼倒是消褪了一些,但是没能抓住郑芝龙,还是让人恼火的很。

而人已经进入滋阳的郑芝龙,现如今却非常高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好个袁时中,好个袁时中……”能在败军中拖着孟闻玉跑出邹县,这是他最大的功劳。

鞑子都去了曲阜,被搜刮一空的邹县已然不见他们的人影,带着孟闻玉狼狈逃到邳州的袁时中就立刻使人传回了消息。

孟闻玉安然无恙,对儒家的兖州官场真是一莫大的好消息。多少个官儿的官帽又稳了。

因为邹县沦陷和曲阜告急,多日来都哀声一片,愁云遍布的滋阳城,登时多云转晴,看到了一丝久违的光明。

不止郑芝龙开怀大喜,心中对袁时中丢了邹县的恼怒都一扫而光,整个兖州官场,都一片欢喜鼓舞。

孟闻玉在,邹县的孟庙也在,城北的孟林还在,这孟家没啥损失么。

多日来脸色惨然的邓藩锡、谭丝等人,嘴巴都要笑到耳朵后了。也就通判阎鼎府上响起了一片哭声,却是这位阎通判未能逃过那一劫。

郑芝龙还使人送上了一百块银元做礼。

“大帅,洪承畴使人快马送来了一封信。”

这日,郑芝龙从鲁王府里转回,浑身还带着三分没散去的酒意,身后还跟着四个妙龄小娘子,这是鲁王对他的巴结。嗯,就是巴结。这年月里,有兵才是最牛的。

只是郑芝龙对这几个年龄也不知道满没满十六的小姑娘,不怎的感性趣,就忽听人禀报道。

洪承畴的信?

郑芝龙白眼一翻,拿过信就拆开看。半响才冷声笑道:“这洪承畴真是痴心妄想。”竟然想要他联络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