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祯帝:祖宗保佑(2/3)

复被屠戮,那是罪有应得罢了。朝堂上几个道貌岸然之辈诽议郑芝龙滥杀,纯粹是没事找事。

他真正关注的是郑芝龙得到了吕宋的意义……

“陛下的意思是……,晋爵?”

蒋德璟小心的看着崇祯帝。现在就要给郑芝龙晋爵,这是不是太急不可耐了?

崇祯帝一直把自己对郑芝龙的所有负面情绪全都压制下,蒋德璟这两年似乎没从他口中听到对郑芝龙一丁点的不满。

叫他都以为崇祯帝是真信了郑芝龙呢。可现在看啊,呵呵……

“西夷两次屠戮我大明子民,上至皇祖,下至朕都心恨不已。只是困于力疲无能动兵革罢了。今日安南侯一遭雪恨,叫朕心头大快啊。更扬我大明威风,岂可不奖?”

崇祯帝都已经把《谕吕宋檄》忘在脑后了,蒋德璟也把那玩意抛在脑后了。

什么“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商民兴动兵革”?什么“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兵之反以劳师”,那不过都是托词罢了。

大明皇帝仁慈爱民,对子民一直是很关怀的,不然也不会用‘断绝海舶’来威胁西夷不是?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西班牙人乃“聪慧审慎之人,必为屠杀如此大量华侨而追悔莫及”。只要西人遣还生者,所有漳、泉遗民子孙及各夷劫去货财,资送还郡,则两国和好,商船必启航如故。否则练死者亲属成军,一风张帆千艘并出,玉石俱焚等威胁的话也不用说了不是?

彼时的大明刚结束了朝鲜之役没几年,国库空荡荡的,根本就无力发兵海外。

自然说的也就不是真心话了。

略过这事儿不说,只看崇祯帝的意思,那是很想早点将郑芝龙一脚踢出去的。蒋德璟一个‘不’字都不敢说,他是郑芝龙的老乡,稍微言语不甚就有可能被扩大解释,引起皇帝心疑。

唯唯诺诺的陪着崇祯帝高兴了好大一会,蒋德璟心里泛着苦退出了皇城。

回到家中,却见门庭处一个人都没有,反倒是门房里,门子蒋添福身边围着好几个小厮,或是端茶,或是捶腿捏肩的,全都殷勤的伺候着。而蒋添福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就摇头晃脑的念着。

“…………初三日,华人在大仑山饥甚,不得食,冒死攻城,夷人伏发,燃铜铳击杀华人万余,华人大溃,或逃散,饿死山谷间,或为土人所杀,横尸相枕,计损二万五千人,存者三百口而已。……”

蒋德璟也没发怒,这一听就知道是什么。

想不到东林党攻讦郑芝龙还没几日时间,《新闻报》就登载了报道,而且还报道的挺详细。这热点抓的真叫人没的说。

而且只把屁股坐在华人被屠事上,可比《士林报》和《京报》可强多了。

作为近来金陵城内生出的新生事物,报纸的传播速度那是非一般的神速。别的不说,只说金陵城内的大小茶馆里多出了报博士这行当,虽然很多都是说书人兼职的,就也能说明这报纸的影响力了。

当然,那《新闻报》背后老板使得力气也绝不会少了。倒是叫《士林报》和《京报》赚了便宜。

然而你也不能否认,这报纸的确很重要。以《新闻报》为例,内里的广告也就罢了,海外趣事、地理大发现和欧罗巴历史什么的,就很能开阔人耳目。蒋家现在都订了好几份报,蒋德璟自己都爱看那些个奇闻怪趣。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让他更看重的还是报上的评论、时评,那是很耐人寻味的。

这报社幕后主人的图谋……,恐怕不小啊。也不得东林党这般的跳脚。

虽然浮现着一股铜臭味,还有其他几个小装饰,在蒋德璟眼中,那也决不能掩盖它的根本目的。

自从这报纸开始在金陵城内发售以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