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明与暗(四)(3/5)

寇,更别说像邻郡山阳贼那种几万人的贼寇。

见此,赵虞当即信誓旦旦地答应:“请邵郡守与陈都尉放心,周某此来,定会一举扫清贵郡的群寇,还贵郡一个太平。”

邵仲、陈刚二人大喜过望,当即将赵虞封为上宾,请入城内好酒好菜盛情款待,酒席筵间,对赵虞亦是多番讨好与巴结。

对此,赵虞亦投桃报李,立刻下令褚燕、廖广、王迅、张期几人进剿任郡境内的群寇。

而此时,任郡境内势力最庞大的瑕丘贼,早已被丁满带着往泰山逃跑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千余人、甚至仅有数百人的群寇,这几伙山贼岂敢对抗赵虞麾下的晋军?

一时间,任郡境内的几伙山贼逃了个没影,廖广、王迅、张期几人白费了几日工夫去搜寻他们,满腹怨念。

在回到任城后,廖广等人向赵虞覆命,无奈说道:“群寇不敢抵抗我军,纷纷逃逸,我等搜索数日,白费工夫。”

看着廖广、王迅、张期满脸郁闷的样子,赵虞笑着宽慰了一番,旋即又问道:“我听说任郡,唯瑕丘与南平阳贼患最为严重,不曾截住这两地的贼寇么?”

廖广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我军覆灭山阳贼的消息早已传到了这边,那群山贼早已吓破了胆,听说我军还未抵达时,瑕丘贼的首领丁满就与周岱一众,一同往泰山逃逸了。”

『张翟说服了瑕丘贼么?』

赵虞思忖了一下,又问王迅、张期二人道:“南平阳一带呢?”

王迅亦无奈地说道:“我与张期率军至南平阳时,南平阳的群寇亦是纷纷逃逸,看痕迹,似乎是逃往了鲁郡……”

“哦。”

赵虞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什么。

鲁郡紧挨着泰山郡,他觉得那群贼寇日后说不定也会投奔泰山,这样他也算达成了目的。

三日后,曹戊、周贡二将剿灭了山阳郡东缗、防东二县的山阳贼残余,率军前来任城,与赵虞率领的大军汇合。

而此时,任郡境内的群寇亦逃窜一空,郡守邵仲心下大喜,再次设宴款待赵虞与麾下诸将。

赵虞也很高兴,一来他‘肃清任城群寇’的任务已经完成,同时也为周岱他们争取了几日时间,可谓是一石二鸟。

次日,即三月初三,赵虞告别邵仲与陈刚二人,率领大军往北直奔东平郡,在经过一日的行军后,大军抵达了东平郡东南方向的县城,宁阳。

这座县城,以往主要受到瑕丘贼的骚扰,但由于瑕丘贼实力弱小,是故这座县城尚在官府的掌控内。

但即便如此,宁阳县的状况亦不乐观。

由于西边有须昌贼封锁了要道,而南面又有瑕丘贼,这导致朝廷的救济粮根本运不过来,以至于县内的粮食变得十分紧张,许多当地百姓因断了口粮,走投无路,只能投奔周边所谓的义师。

附近的县城,大多都是这种情况,以至于那几支所谓的义师迅速壮大。

在宁阳当地县令的陪同下,赵虞带着少量军队进城察看了一番,不出意料看到了满城的饥民。

期间,该城的县令感慨地对赵虞说道:“当年江东叛军占据我东平郡的时候,情况也不至于这般……”

赵虞看了一眼那名县令,没有接茬。

的确,江东义师当年接管东平郡的时候,无论治安还是别的,其实都不比在晋国的管理下差,归根到底,还是晋国不顾各郡的情况,再次强行进剿江东义师,这才把原本就元气大伤的各郡彻底拖下了水。

当然,对于晋国朝廷而来,不给江东义师喘息之机固然是明智的做法,而事实也证明只要再给江东义师两年的发展,陈太师未必可以在山东轻松击败江东义师,但对于济阴、东平、任郡等郡的百姓而言,不顾民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