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氏工坊 三(2/4)

炸膛,要是用青铜铸造,就没有了这个问题。但中国是贫铜国,大量铸造铜炮成本太高,没有可行性。

“好了,大家愣着做什么,马上开工。”老拐子拍拍手,瞪了徒弟们一眼,大声道:“三天之内,老子要见到第一具火炮的铁模实样。”

对于老拐子来说,凭着他那丰富的经验,只要高旭提出概念上的突破性,具体细节的执行根本没有什么难度。这一夜,高氏工坊灯火通明,老拐子花了一个晚上,就完善了铁模的具体制法,第二日就吩咐学徒们开始制造有史以来的第一具火炮铁模。

高旭当然也没有闲着,他参与了整个铁模铸炮过程。

∶∶∶∶∶∶

对于第一门用铁模铸造的火炮类型,高旭与老拐子起了分歧。

对于老拐子来说,他当仁不让选择长达三米、重达四五千斤的红夷大炮。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无论是将军,还是工匠,都停留在“凭坚成,用大炮”的概念上。何谓“大”,就是口径越大越好,射程越远越好,至于笨重,那实在是没办法了。

那些动不动就数千斤的红夷大炮,要是作为野战,机动力惨不忍睹,且不说运载问题,就算从装卸到射击足足要有二个时辰,其间要先从炮车上卸下来,挖坑填土,搭个土台上才能用,要不然炮击的后座力立马把炮架震散了。

高旭对于笨重的红夷大炮没有兴趣,更钟情于灵活机动的野战炮,特别是拿破仑时期的十二磅、八磅和六磅野战炮。为了符合时下驱逐鞑虏的口号,高旭把十二磅野战炮称之为“大破虏炮”;八磅炮称为“破虏炮”;六磅炮则称之为“小破虏炮”。在高旭的计划之中,这三种野战炮,将是未来同盟军纵横战场的主力炮型。

由于铁模铸法是高旭所提出,而且又是少东主,在高旭的坚持下,老拐子只得同意了他的意见。以老拐子看来,反正第一具铁模不过是拿来试验的,身为高氏少主的高旭,他爱咋折腾就咋折腾,他爱铸啥炮就啥炮。

为了自己的枪杆子,高旭充满热情地投入改良自生火铳和研制破虏炮的生产之中。

高旭想要野战型的破虏炮,就必须给老拐子提供这三种拿破仑式的破虏炮比如口径、长度、重量之类的具体数据。除此炮身之外,还有由车轮、主轴、炮尾架和俯仰装置四大部分组成的炮架。

作为《拿破仑之全面战争》这款游戏的爱好者,高旭对这三款野战炮的数据了如指掌。所谓十二磅炮,也就是它装载的铁制实心炮弹重十二磅而已。高旭得先把磅制单位换成斤,而明代的斤制与现代又不同,所谓半斤八两,也就是明代一斤等于十六两。

当夜,高旭在工坊中绞尽脑汁地绘制破虏炮的设计图时,又发现一个大问题——高氏工坊所提供的规尺竟然也是个性十足,各有各的长度。

高旭头大无比,抓起几把刻度不一的规尺,对着老拐子道:“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所做的第一样事是什么?……是统一度量衡,是‘车同轨’。我要求高氏工坊内所有的尺、秤必须统一,必须标准化。”

老拐子听罢,顿时一瞪眼,拿出其中的一把规尺,对高旭吼道:“这把尺老子用了三十年了,想改?想都别想!”

对于高旭那些灵光一现点的点子,老拐子是很欢迎的,但高旭想要对工坊的具体生产划手划脚,甚至像规尺这样吃饭的家伙也要说变就变,老拐子是极其反对的:“这把尺就像老子的婆娘,谁动老子跟他急!”

高旭不由哭笑不得,道:“好,那就以你的‘婆娘’为准如何?……除你的‘婆娘’,别的全废了。”

老拐子听了一愣,总觉得高旭这话怎么那么别扭,以他的‘婆娘’为准,岂不是说他的‘婆娘’大家都用来着?马三炮听了也是忍俊不禁,老拐子转头瞪了徒弟一眼,马三炮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