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定浙(一)(2/3)

雄厚,自立之心路人皆知,而残明宗室积弱如斯,更不可能奉其为主了。”

孔有德遥想起他当年登州旧事的叛乱生涯,一时间也是无语以对。

::::::

高旭在作出光复浙江的决定之前,就与沈廷扬、阎应元、顾炎武这些人相议如何应对浙东的鲁王监国政权。

沈廷扬向来抱着一份对大明朝的眷念之情,由于义阳王的前车之鉴,他对于那些朱明宗室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他道:“我们只要从鞑子手里光复杭州城就可以了,至于浙东绍兴诸府,原本是鲁监国的立足之地,我们大可以以钱塘江为界,划江而治。”

顾炎武本来就是把孟子的“君轻、民贵、社稷重”作为座右铭的人,现在已经成为高旭焚诏立宪的狂热支持者,他对那些朱明宗室已没有一丝恭敬之心,他摇摇头道:“我们不仅仅要光复杭州城,还要光复绍兴、宁波、金华、台州诸府,把我们的同盟会新政推行到全省。要是划江而治,只据省城杭州,那时我们的新政不过钱塘江,到时浙江还是一番乌烟瘴气。我们有能力光复全浙,为什么要由着那帮废人到时对我们的新政指手划脚?”

阎应元向来只重目标,不择手段之辈,他虽然身怀忠义之心,但如今这些不争气的朱明宗室已经代表不了他心目中的大明朝。而且在会社之中,整日在顾炎武“天下人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的理念轰炸下,他对这些素不相识的朱明宗室也生不出多少效忠之心。况且他为代表的江阴系已成为同盟会运动中的既得利益者,要保障这个群体的利益,就要保持同盟会新政的独立性。

阎应元道:“督帅曾与那肃虏侯黄斌卿有隆武年间同朝封侯之旧,或以祭奠肃虏侯之名,或以为肃虏侯平反之名,趁舟山局势未定,派一支水师到舟山,封锁水域,以便我师心无旁骛地光复浙江。”

沈廷扬听罢阎应元的话,望了望他那骇人的麻子脸,心中无由来冒出一股森然。这阎应元明摆着要把鲁王圈养在舟山岛上啊。

顾炎武听罢,不由得眼神一亮,道:“阎参谋这个计略好,鲁王那伙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去年在绍兴那么好的局势,那张国维、方国安等人只知划地分饷,清军来攻,降的降,败的败,大好局面一朝葬送。还是让他们安心呆在舟山岛上,别瞎掺乎我们光复浙江的大业。”

阎应元不知道的是,趁着张名振斩杀黄斌卿,鲁王忙着鹊巢鸠占的时候,他这记先发制人圈禁鲁王于舟山岛的狠招,把鲁王屏蔽在浙江局势之外,一下子打破了洪承畴以鲁制高的算盘。

高旭最终以阎应元之计,从崇明岛调派出高氏的私家舰队,由包洪志率领,在旭卫镇开赴杭州湾的同时,开赴舟山群岛,凭着高氏私家舰队的坚船利炮,击毁舟山码头上的大量船只,封锁了舟山水域。收到消息,把热火朝天忙着在定海城内重新开朝建庙的鲁王惊得犹如一盘冷水当头冲下。

“这崇明侯他想干什么呀?他想来杀寡人么?寡人又不是那义阳王,与他又无辱妻之仇,素来与他秋毫无犯,他岂能对寡人如此不敬?”

鲁王哀嚎道。

一旁的张煌言怔怔出神,寻思良久之后,不由又是长叹一声:“浙江鞑子未除,犹如两广旧事,又演同室操戈之祸。”

::::::

正月二十五日,同盟军已驻扎在杭州东郊整整三日。

这三日,大战貌似一触即发,但同盟军一直没有攻城的举动。反而是同盟会的宣传队,到城效的各村各镇设立宣政亭,大力宣传同盟会的救国方略,以及宪章至上的会社政策。

这一次高旭亲征浙江,除了徐鸿、楚应麟、夏完淳、李元胤这些将领之外,还有大批的文员随从,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同盟会宪政司的大佬顾炎武,以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