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济尔哈朗(2/3)

要多设渡点,多设疑阵,让水贼忙于疲命,待其懈怠之时,再将计就计,设下伏兵,以得渡江的机会。”

说起制江水权,济尔哈朗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在江南水乡,没有制水权,清军的调动非常艰难,特别是粮草的运输要靠水运,而水运又是最不安全的方式,时时受到水贼的截断、侵袭。

济尔哈朗也是身经百战的满清名将,去年上半年他初次领兵南下湖广,兵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经营的湖广像纸糊的一般脆弱,至于大顺军残部所组成的忠贞营也是不堪一击。可是他到了江南,坐镇南京之后,遇到了同盟军的顽强抵抗,特别是阎应元主持的常州战场,屡攻不下。

济尔哈朗向来擅长长途奔袭,野战冲锋,但在江南,水网密集,清军又失去了制水权,同盟军修缮的城池又极其坚固,抵抗意志也是前所未有的坚强,清军所遇到的困境也是前所未有。而济尔哈朗也舍不得攻城时无谓的死伤,在南京坐拥繁华,享受了汉人的花花江山之后,他更舍不得干玉石俱焚的事了。

对于洪承畴又说要设计来伏击那水贼“箭鱼”,济尔哈朗只是无语以对。这一年来,洪承畴曾数次设计,引诱那史必达上岸攻城,以期火攻,欲歼击同盟水师,但是这“箭鱼”极其油滑,轻易不肯上钩,完全不像当初郑森那般好骗糊弄。

只听洪承畴又道:“贼兵的第二镇为阎应元的忠义镇,这阎应元其人善守,从当初的江阴城,再至如今的常州城,都守得像铜墙铁壁,但其部除了他号称‘麻子营’的亲卫营,余者大都是新兵,守城可堪,野战无力。我师只需博洛一部扼丹阳、句容这两座江宁城的陆上门户与其对垒,足保江宁无忧。”

“贼兵的第四镇出自福建,这镇成军不足一年,又兵分二部,分别挺进江西的赣南与赣北,其战力平庸,镇守江西的绿营参将金声桓、王得仁足以应付。”

“而贼首高旭的旭卫镇虽说是一镇,但火铳兵只有三千,并且是纯火器部队,装备了最新式的自生火铳,有专门的火炮营。此镇在城外野战中击破我尼堪、勒克德浑两部精锐之师,如果吴淞里下的第一战是侥幸,但在福州城下的第二战则是非同等闲。所以,贼兵的核心战力是贼首高旭的旭卫镇,其余三镇人马不足为虑。只要击破了高贼的旭卫镇,杀了那高旭,贼兵众龙无首,江南的贼患自可消解。”

济尔哈朗皱着眉道:“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本王自然知道,问题是如何击破那高贼的旭卫镇?”

洪承畴道:“王爷,这与以骑制骑一样的道理,唯有以火制火。”

济尔哈朗道:“凭着孔有德的那支神机营?哼哼,孔有德有多少斤量本王是知道的,以其部的战力,尼堪、勒克德浑两贝勒只需一个冲锋就崩溃了,想要指望他来击破高贼,岂非好笑?”

洪承畴摇摇头,道:“高贼旭卫镇的犀利在于新式火器,那自生火铳无论是射速,还是射程,都优于旧式的鸟铳,甚至比我满兵的弓箭射程还远,并且又配备刺刀,长度可堪长枪,可攻可守。所以,在江南,我们既然无法发挥骑射优势,只有创建一支像那旭卫镇一样的新神机营。这支新神机营,去年贝勒勒克德浑回京后就开始着手创建了,至于那带刺刀的自生火铳,以及轻型便于机动的火炮,我朝工匠也在紧急的仿制之中。”

不得不说,满清开国之初是一个极为善于学习的政权。当初在关外,皇太极见识了明军红夷大炮的威力之后,就开始积极仿制,到了后期,满清火炮数量和质量甚至远远高于明军。如今入关以后,高旭的纯火器建制旭卫镇打破了满清铁骑无敌的神话之后,多尔衮就下决心仿建一支像旭卫镇这样的纯火器部队,大力仿制新式的自生火铳与轻型火炮。

出于对汉旗军的顾忌以及保持满旗军的威摄力,多尔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