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3)

城市,就截断了浙江与南京的水运。环太湖西部的宜兴、长兴、湖州三城也在同盟军的控制之下。现在清廷与杭州的连系完全依靠溧阳、广德、安吉这条陆路。

在苏松地区,除了运河南北向连贯,还有东西的浏河、黄浦江连结到崇明岛这个同盟会大本营。浏河镇与崇明城隔江相望,经太仓、昆山两城,浏河的上游为娄江,直达苏州城以东的娄门。通江浏河这条水道,就把江南的核心重镇苏州城与崇明岛紧密地连接起来。

至于已经改称为上海市的松江府,由黄浦江这条发源于太湖的水系把上海一分为二,整个浦东地区,北到吴淞口,南到金山卫,东到沿海的南汇咀,全区成为同盟军的集训、驻扎区。浦东已经成为同盟军的军事管制区。

由于多铎部镶白旗饮恨江南的前车之鉴,以及阎应元在常州战场壁垒森严的防守,使得坐镇南京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为了保存实力,在战略上极为谨慎保守。年底时,济尔哈朗请求班师休整的诏书被摄政王多尔衮驳回后,更是只想固守南京、杭州两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本来凭着满清铁骑天下无敌的神话,来驱使绿营汉军来打头阵,以汉制汉。在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朝中,主要的明军有江南四镇刘良佐、黄得功、高杰、刘泽清部,以及湖广的左良玉部。清军一下江南,这些南明军成建制的降清,成为满清征服江南的急先锋。

但是,江南四镇中的刘良佐部在江阴整军覆灭,黄得功部的田雄、马得功皆死,高杰余部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已举义反正,刘泽清被满清恩养北京为质,左良玉余部金声桓虽然镇守江西,但在福建亲眼目睹了旭卫镇大破勒克德浑的战力之后,也是惊骇不已。另外,还有三顺王之一的耿仲明也被活活浇铸在崇明同盟广场上,如秦桧那般警世人心。

此消彼长,反倒是同盟军在浦东军区在难民中大量招募青壮,集训几个月后,一个个预备营拉上常州战场实战,跟满军拼消耗。虽然满兵单兵战力超强,但同盟军靠的是团队力量,严格的军纪和队列,有了充足的钱粮支持,训练一个火铳兵与长枪兵,三个月足够成型,随后就拉到战场上以战练兵,前赴后继。

对于满清的虚弱本质,洪承畴心知肚明,满清男丁不过十万,死伤不起,再加上满清铁骑天下无敌的神话破灭,以及同盟会对捷报的大力宣传,江南百姓畏惧满人的心理大大降低。满清失去了虚张声势的本钱,只有在战场上真刀实枪出战果。但是在江南作战不同于塞外,根本没有当日明军在野战中一溃千里的可能,清军想要取胜,只有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争夺。但攻城,向来是清军的短处。就算有了红夷大炮,但面对常州这种加固加厚的城墙,以及四方马面棱形化的城防炮台,也是无济于事。

自正月初六开始,洪承畴得到清军散布在江南各地的细作回报,驻扎在西太湖沿岸的铁一镇主力从正月初五开始从宜兴、长兴等地收缩兵力,坐船横跨太湖,经苏州、昆山、太仓直达浏河口,再经吴淞口开达浦东军区。还有旭卫镇的主力从福建回归崇明岛休整数日之后,也开始移师浦东军区。也就是说,同盟军除了忠义镇在常州战场按兵不动之外,另外两个主力镇铁一镇和旭卫镇都在黄浦江以东地区集结。

得到情报后,洪承畴立即参见郑亲王济尔哈朗商议军情。

“贼兵两支主力集结在黄浦江畔,他们想要做什么?”济尔哈朗皱着眉问洪承畴。

洪承畴道:“回王爷,以下臣推测,贼兵主力必定南下杭州,意图染指浙江。”

济尔哈朗沉吟一番,又问道:“如若贼兵进攻杭州,该当如何?”

洪承畴道:“杭州有汉军正红旗孔有德部,镶蓝旗张存仁部,两部人马足有万余战兵,再加上新招降的三万绿营浙兵,总共有五万人马,就算进取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