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风第动 一(2/3)

一把双刃剑。与徐玉扬、徐鸿这些江阴系将领不同的是,阎应元不仅是一个卓绝的军事家,他也精于后勤管理,具有十足的领导魅力,只要给他一个舞台,他就回报一个奇迹。

阎应元总有一种高旭还无法洞悉透底的东西。他那冷酷无情的心性,不仅让敌人闻风丧胆,作为他的同僚,高旭也不敢等闲视之。

在古代,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瘟疫。由于清军入关后不服水土,畏惧天花,有染者动辄即死。所以,无论在当初的江阴战场,还是现在常州战场,阎应元就掀住清军这个弱点,把天花这个生化武器应用得淋漓尽致。

在江阴,阎应元就布下天花疫阵,抱着与清军玉石俱焚的目的来守城。现在为了巩固光复区的常州防线,阎应元已经把天花传播到南京城的近郊,直把驻扎在南京城内的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主力闹得人心惶惶。

博洛在秋季围攻常州无果,一到了冬春两季天花最为流行的季节,就立即把满清旗兵撤到丹阳城,只留下绿营汉旗军在常州城下打酱油。

高旭虽然提前发明了牛痘,但现在还是高氏工坊的最高机密。而且牛痘的产量也有个极限,所以也只有在苏州、松江两个光复区的核心地区建有防疫站。在光复区之外,天花的疫苗已买到了一千银子一瓶,一瓶也只有十人的用量。而且这些外流的疫苗监管极为严格。这也是高老头眼红这一本万利的买卖,为了敛取暴利,偷偷背着高旭干的。

在新兴势力中,掌控着经济命脉的高氏家族,则是明末商人阶层的代表。自大明建国以来,商人阶层从来只是统治者的附庸,而不是政权的掌控者。但在同盟会这个新势力之中,无论是政务,还是军事,商人已经是深度的参与者。作为政务,光复区的恢复生产的建设资金都来自华商会的投资。作为军务,高旭向来抱着重视武器技术的初衷来建军,军械相关的军工企业都有华商会的参股,甚至高氏工坊,已是成为主导旭卫镇火器致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盟宪章对于顾炎武这些激进派来说,废除八股,开启新学,对于高氏为代表的商人阶层来说,宪章保障了他们的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如何,奉行重商主义,开启大航海时代,是高旭终极目的之一。

从早上开始,高旭就来到总部三楼的会长室内,阅读着堆积如山的公文。这些公文都是同盟会诸司诸部的年度报告。当初为了阅读方便,高旭要求他的幕僚改变书写方式,除了要求运用标点符号之外,还要横书,并且从左到右书写。以高旭的习惯,既然要推广标点符号,左起横写是必须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具有开创性的,但左起横书却是颠覆性文人千年来的传统。

刚开始的时候,高旭自然没有强求同盟会所有的公文都按照他的喜好来书写。但上有所好,下必有所趋,时到今日,同盟会的公文布告,全部都变成有标点符号的、左起横书的格式。这又成为同盟会标新立异的要素之一。

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取消了断句的麻烦,除了那些自以为是的腐儒之外,大多数文人都是赞同的。但改变习惯的左起横书,却一时之间不可能在民间流行起来,只有成为同盟会公文的官方格式。但是在同盟公塾中,高旭编撰的课本全部开始运用这种新式书写方式。反正又不是推行文字狱,只不过是改变一种书写习惯,高旭是下定决心要在新一代中烙下自己的印记。

高旭不是事必躬亲的那类人,只要有条件,他肯定想做个甩手掌柜落个逍遥自在。但现在事业初创,他可以放弃细节,但不能不统筹大局。对于各个部司一年来的运转状态,他必须要有个大致的了解。

当初高旭在同盟会中设立行政、宣政、军政、商政、宪政五司,其中行政司由沈廷扬负责,主管江南光复区的地方行政事务;宣政司由顾炎武负责,主管同盟会的会员招募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