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章 雪上加霜(2/3)

一座孤城。

小石湾的失守,考验阎应元的时刻才真正开始。

∶∶∶∶∶∶

在没有取得长江制江权的前提下,小石湾的失守,也让同盟舰队沿着长江纵深发展的战略成为空中楼阁。

自从八月中秋之夜,驻守江阴的同盟舰队受到耿仲明的镇江水师的突袭而惨遭损失之后,高旭就对同盟舰队第一营统领史必达一再重申同盟舰队的战略目标:“不惜一切代价,歼灭耿仲明的镇江水师,取得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制江权。”

中秋遇袭之后,史必达痛定思痛,一改对清军新建军的镇江水师的轻视,自八月下旬一直到九月底,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史必达组织了数十次对镇江的逆袭,但每次的战果都不显赫,对清军镇江水师的打击达不到致命性。

耿仲明自中秋突袭之后,全面收缩战线,倾力经营镇江水师,对于同盟舰队的来犯只是严阵以待,对于史必达那些佯败、诱伏之类的战术一概无视。很显然,耿仲明也明白在实力上,仓促建军的镇江水师,短时间内难以企及那些由崇明岛积年海盗所组成的同盟舰队,所以,他在长江的水战之中奉行的是相待战术,在保守的策略下发展清军水师的实力。一直到了九月二十八日,迫于南京豫亲王多铎急于求成的压力,耿仲明不得不领着镇江水师溯江而下与同盟舰队决战。

无论在战船的数量与质量上远远超越敌手的同盟舰队,在九月二十日到三十日这三天的激战中,只是仅仅敌个旗鼓相当。耿仲明的镇江水师虽然实力上弱于同盟舰队,但是清军这水上的劣势却得到了陆上优势的弥补。因为双方水师决战的战场是在江阴境内的黄田港,博洛为了增强镇江水师的火力,把数十门炮轰江阴城的红夷大炮运到黄田港江边,炮轰江面上的同盟舰队。

“在地利上,我师处于下风下游;在实力上,我师的主力舰大都是海船,在狭长的江面上无法发挥机动火力,只有靠那些内江小船与鞑子水师决战;而且鞑子水师有陆上优势火力的掩护,在我消敌长之下,血战二天,只不过与镇江水师斗得两败俱伤而已。”

在九月二十九日,史战在给高旭的战报中先陈述了同盟舰队的不利态势之后,又建议道:“欲达到歼灭镇江水师的目的,必须把我师撤离江阴,诱引鞑子水师兵出长江口,直到崇明近海。在海域上,既无下风下游之劣势,又可以发挥我师海船之长,避免鞑子在长江江岸上的炮轰支援。”

由于高旭担心同盟舰队撤退对江阴军民士气的打击,而且又有郑氏舰队这个不安定因素,在九月二十九日,高旭没有同意史战撤出长江的建议。但在第二日,九月三十日,小石湾的失守,以及通过邬含蓄的情报处获悉了郑氏舰队的虚实之后,终于下达同盟舰队十月一日之前全部撤离江阴的命令。

∶∶∶∶∶∶

自从郑氏舰队驻扎在长江口的福山港之后,这支水上力量吸引了清军与同盟军敌我双方的目光。

在制江权的争夺战中,郑氏舰队这支水上力量倒向哪一边,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于哪一边。

尽管施天福奉命与清廷接触缔约,软禁一心抗清的少主郑森,也以舰队主将的身份压下以洪旭为首的一众副将们的不满,但他还是守着郑芝龙交待的底线,可以与崇明发生摩擦,保持对崇明同盟军的压力,但不能付诸武力,不到万不得一,绝不能承担同室操戈的恶名。至于与清廷的缔约,也只能暗中进行,绝不能泄露。但事实上,施天福与清廷使者的接触,郑森的软禁,洪旭为首的郑氏中层将领对暗通鞑子的不满,这些情报在三十日上午就被邬含蓄打探得一清二楚。

就在高旭正设法如何利用邬含蓄打探到了郑氏舰队的情报时,在九月三十日下午,驻扎在福山港的郑氏舰队突然向崇明同盟军总部提出交出凶手的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