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同盟舰队(2/4)

算找个时机劝告儿子,别去展开什么苏州战役,别决心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同盟军不过是一支仓促成军的乌合之众,在清军军威正盛之时,要真是对垒十几万清军,这根本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自寻死活。他高老头可就是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啊。好不容易有了点出息,难道眼睁睁地望着他自陷绝地么?

但自从高旭昨天早上挟着江阴大捷之威衣锦还乡,晚上又从容平定崇明之乱,一夜之间击溃义阳王,再又建议偷袭西班牙战舰而得手,高老头就知道,且不说以前的败家子不听自己的话,如今已让人刮目相看的儿子更加有自己的主见。

当高老头终是担心儿子的性命而劝告高旭不要冒进时,高旭就沉声道:“父亲,我们要在清军势如破竹、各地望风而降的形势下,打鞑子不可战胜的神话,激发人们反抗鞑子的斗志,增强悍卫发冠尊严的决心。如果我们现在躲在崇明苟且偷安,任着鞑子征服了江南,那么,在陆上,我们将来就无立锥之地。因而,我们必须要直面满清的铁骑,有些事,我们无法躲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不仅仅是我们同盟会的口号,也是我们身体力行的宣言!”

高老头有些哑然的望着高旭,心中想着,这个还是自己的儿子么?

高旭也知道,同盟军仓促成军,未经训练,虽然直面满清铁骑意味着巨大的牺牲。但时不我待啊。在江南这块财赋重地,满清是绝不会让自己搞阴兵发展流的。他想要以三万同盟军来狙击博洛的十万人马,根本没有想过将来的结局会是怎样。但高旭相信的是,只要有一面旗帜,有一个核心,在他的三万同盟军背后,就站着数百万反抗剃发令,决心留发不留头的华夏子民!

∶∶∶∶∶∶

高旭又把同盟军光复常州、苏州、松江三府的计划,通过地图上的线路结合,向众人陈述了一遍。沈廷扬是第一次得知这个计划,他同样被高旭的大胆激进惊讶得难以自抑,道:“旭儿,清军锐气正盛,光复江南非朝夕之功啊。”

高旭没有立即回答沈廷扬的话,只是从身旁的老家伙手中接过一册情报汇要。这册情报汇要是老家伙凭着高氏分布在江南的各个商铺酒肆收集上来的。高氏密集的产业网为情报的收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高旭一边翻着情报汇要,一边用竹竿指着地图上相应的地点,道:“自从满清剃发令初下之后,江南的反抗就如火如荼。且不说江阴,说说其他各地。在常熟,兵部主事严子张起兵;在潥阳,由进士钱国华起兵;在宜兴,前督师兵部尚书卢象升之弟卢象观起兵;在太湖,有兵部职方司主事吴易为首的白头军起兵;在嘉定,有通政司左通政侯峒曾、进士黄淳耀起兵;在昆山,有原郧阳巡抚王永祚、原知县杨永言、诸生顾炎武起兵;在太仓,由民间帮会乌龙会领头起事;在嘉兴,由翰林屠象美、兵部给事中李旒新起兵;在嘉善,由钱彦林起兵;在松江,由总兵黄蛮、兵部给事中陈子龙、兵部侍郎沈犹龙起兵;另外,还有上海、金山都起兵反清。“

“江南之地,反抗剃发令的浪潮犹如星星之火在燃烧。那么,你们以为这些星星之火能燃烧多久?昨天,嘉定已沦陷,再过几日,昆山、太仓等地也将不保。我们绝不能任着这些反抗的星星之火一处处地被清军扑灭,我们要奔赴出一个燎原之势来!如果因为清军锐气正盛,我们就不敢主动出击,那我们还谈什么力挽狂澜?!”

“就算是现在清军锐气正盛的时候,但也是江南汉民反抗剃发令最烈的时候,如果让他们绝望了,沉沦了,我们身在咫尺之外的崇明孤岛上,将来失去江南汉民的支持,必定如同脱渊之鱼一般。所以,岳丈,我们的反清大业就争这个朝夕啊!”

沈廷扬听罢,只是无言。

高旭又对着高老头道:“父亲,为了配合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