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治安与冠军(2/2)

行业的关注。

11月1日上映的《色戒》早已下画,最终的票房成绩是1.15亿,比之原时空要少两千万。

这部分票房基本被《三十三天》给截留了。

同样的《失恋三十三》天也下画了,完颜磊信誓旦旦的三亿庆功会终于还是没有机会举行,票房止于2.7亿便算完结。

有些遗憾,但这个成绩已然很是亮眼,这在华语电影票房史上是亚军的位置,仅次于老谋子的2.91亿的《大波妹》。

最遗憾的当属徐小徐了,不过现在的她依旧是春风得意,借助这波东风,可让她出了好一阵的风头,各种节目上的是不亦乐乎。

其实对于这个成绩,三家投资方来说并没有丝毫的遗憾,甚至还有点庆幸。

他们可不是为了老谋子着想,他们单纯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包括李彧。

2.7亿与3亿仅仅相差三千万,能够分配到他们手里的也仅有1200,三家再分更少了。

即便少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的,原因还是他们都不想把起跑线拉的过于变态,而且三家都有各自的规划。

在老谋子没有新作品问世的今年,哥俩好与伯纳都有心争一争票房冠军的位置。

伯纳先行一步,在12月12日这天推出了陈可欣的《投名状》,集结了李连解、刘德化、金成武、徐小徐的超强阵容。

这部片很经典,讲述农民起义兄弟反目,思考性很好,但太悲壮、太实验性还有灰头土脸的画面,永远不是老百姓所爱。

再加上难得的功夫巨星李连解高价加盟却鲜少打戏,反而大多是文戏,想要成为爆款几乎不可能。

至少截至目前为止,除了老谋子根底厚以外,还没有人能够借古装史诗大片获得丰厚的票房收益。

那么,《投名状》这部因为不服气而诞生史诗大片,基本可以确定即将走上老谋子、陈恺鸽等人的扑街之路的前车之鉴。

说起来,《投名状》跟这两位大导也是有渊源的,2005年,陈可欣的《如果爱》被《乌鸡》秒杀,痛定思痛的他认为《如果爱》败在不是大片,而且他认为当时的华夏需要大片,便投身拍摄了这部电影。

看中《英雄》票房收益的他,选择了李连解做男一号作为海外与内地的票房号召力,华哥负责着急香江票房,金成武负责日韩方面,至于发行方面由中影与伯纳共同发行。

打定主意一举功成的他们,投入了650个胶片拷贝,377个数字拷贝,共计1027个拷贝的数量打破了华语电影的拷贝投放记录,也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拷贝过千的电影。

陈可欣这人长得不怎么样,但想的还是挺美的,结果《投名状》首周票房尚可,但第二周就遭遇了疑似有政服包场的《集结号》猛攻,彻底败下阵来。

原时空这部投资近三亿的大片收获的票房是2亿,即便在金马、金像上大有斩获,依旧改不了赔本赚吆喝的事实,而且还是赔的极惨。

而哥俩好推出的自然是他家的王牌选手冯晓的《集结号》,没有大牌明星,投放的拷贝也仅有700多个,比原时空多了一百多个还是因为《三十三天》给予的压力。

相对比来说,目前的媒体更加看好《投名状》,但《集结号》依旧有信心肝死《投名状》,因为他们有利器,他们有政服包场加成。

而且真的被它给做到了,比《投名状》晚上映八天的《集结号》后来居上成功逆袭,原时空的《集结号》确实凭借2.5亿的票房拿下了当年的华语票房冠军。
本章已完成!